分卷阅读200

理完毕。
  烧烤摊设在室内,空调冷气很足,薛菁也觉得年轻人难得聚在一起,早晚是一家人,互相熟悉一下也好,完全没有认识到大哥的险恶用心。
  烧烤室摆满了处理好的海鲜,龙虾海鱼章鱼鲍鱼生蚝……新鲜的肉质伴着蒜蓉和孜然在碳上滋滋响,满屋飘香。
  谢玉帛翻转着一条巴掌大的鱼,很快两面焦黄,他看见段楼烤了七个生蚝,居心不良。
  大国师扭头看了一眼商言戈,卖乖道:“你看我连生蚝都不烤了,我给你烤鱼。”
  商言戈眸光一深:“你烤,没事。”
  补不补肾的,反正他不会再忍了。
  商言戈捏了一把谢玉帛的脸蛋,父母这关也过了,是时候连本带利地收回来了。
  谢玉帛:“我知道错了,肯定不能再犯,你说等一阵子就等一阵子,言而有信。”
  商言戈懒得告诉这个小东西,他不用再等了,晚上用事实说话。
  谢玉帛的烤鱼第一个熟,他知恩图报地拿过去,递给陆明姗,小声:“谢谢你今天帮忙。”
  大哥今天真不容易,弟弟弟夫们见状,纷纷把自己手里烤糊的海鲜放在了哥哥面前,没糊的放在“大嫂”面前。
  “谢谢大哥,谢谢陆小姐。”
  烧烤这样的消遣,对于他们这群人并不多见,因此大家的手艺都不怎么样。
  谢玉帛感觉自己烤得有点咸,去拿了一杯果汁给陆明姗。
  于是大哥面前也多了好多果汁。
  谢忱泊挑眉,挑了谢忱行烤的鲍鱼。鲍鱼上面划了三刀,一看就是谢忱行亲自动手的。
  就是有点咸,边缘还焦。
  陆明姗看谢忱泊,再看看其他人,羡慕道:“有弟弟真好。”
  谢忱泊对着面前一堆吃不完的焦炭,感觉到一阵胃疼,从来没吃过这么不精致的食物。
  陆明姗跟他换了一支签,把谢玉帛的烤鱼让给大哥,自己嘎几咬开一个已经看不出原色的龙虾壳。
  啊,这就是多子女家庭的好处吗?
  陆明姗被兄友弟恭感动得泪流满面,丝毫不觉得他们烤的东西难吃。要是她家也有弟弟妹妹就好了。
  谢忱泊挡住陆明姗的手,给了她一杯汽水:“你是不是味觉有点失灵?”
  “没有啊,我觉得味道很好。”
  空运海鲜肉质鲜嫩,再怎么折腾,瑕不掩瑜。
  谢忱泊联想到陆明姗住的合租屋,突然理解,也是,弟弟们手艺再差,原料比外面烧烤摊好上几百倍。
  谢玉帛听到大嫂的话,啪叽五下,往烧烤架上排了五条鱼。
  味道不错,可以量产。
  给商总尝尝。
  陆明姗来的时候,给薛菁带了一袋小饼干,是谢总秘书烤的。
  按照推论,陆明姗的烧烤手艺也应该不错。
  大家一致赞成推选一条最优秀的烤鱼,当成陆明姗的杰作。
  于是薛菁又吃到了准儿媳烤的鱼,香喷喷。她看到一群年轻人相处和谐,气氛热闹,突然觉得这样就很好了。
  她推了推谢建明,孩子们正式上门,可以把红包拿出来了。
  四个红包,大家后半生都有了伴侣,父母的期望不过如此。
  这一关算是过了。
  大家齐齐松一口气。
  谢建明正在看外语节目,好几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一起轮流发言,顺嘴问了一下陆明姗学什么外语。
  陆明姗看了一眼,电视节目,流利地替伯父翻译,还切换了三次语言。
  谢忱泊:……不应该,至少不应该是临时工。
  薛菁越发满意。
  叮咚——
  有人上门,薛菁笑道:“有位老朋友,刚从国外回来,听说我动了手术,要来看看我,今天热闹了。”
  二十多年前对方和谢建明一起闯荡做生意,很很好的邻居和伙伴,但后来对方说要去国外开中餐厅,便渐渐定居国外,那时交流不便,又不是至亲,非联系不可,便渐渐断了联系。一天前,对方夫妻回国,突发奇想打了当年的固话,居然联系上了薛菁,闲聊得知薛菁动过一次大手术,便要来上门探望。这是他们共同老家的习俗,虽然有些迟,心意要尽到。
  谢玉帛心里咯噔一声,就见陆明姗躲到了大哥身后,小声惊呼。
  “我爸妈!”
  大哥,危矣。
  兄弟联盟情势逆转,轮到弟弟们掩护大哥了。


第87章 开窍
  七个人默契地形成一堵密不透风的掩护墙, 一米八八高, 从客厅连接到楼梯, 陆明姗飞快溜上楼,钻进卫生间锁上门。
  人多力量大。
  都不用谢玉帛出手, 人民群众的力量胜过个人英雄主义。
  商言戈趁机给小国师分享生活感悟。
  谢玉帛:“好的呢。”
  薛菁招呼好客人坐下,“家里孩子正在烧烤, 要不要也尝尝?”
  陆家夫妇欣然尝了一把热乎乎香喷喷的肉串。
  “国内的调料就是正宗!同是烧烤, 味道都不一样。”陆父赞不绝口, “我在国外开中餐厅,手艺差不离, 但是原料不一样就是没那个感觉。吃腻了外国的猪肉,家里的真香。”
  大哥:……难怪陆明姗也能吃那么香。
  薛菁高兴, 又拿出陆明姗做的小饼干, “阿忱女朋友的做的小饼干,低糖, 适合我们吃。”
  陆母也称赞道:“我们出国的时候,阿忱才两岁吧?都交女朋友了。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